【民法典知识产权编研讨会召开】
民法典知识产权编问题研讨会于10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围绕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民法典知识产权编课题组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学者建议稿)展开讨论。
会议研讨分为四个单元:“知识产权编专家建议稿的起草思路与总体介绍”“司法实践对知识产权的立法要求”“民事立法的体系化对知识产权的立法要求”以及“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的制度安排”。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财产权制度,未来必然在民事财产制度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民法典中应安排知识产权编,这既符合逻辑,也符合现代社会民事财产制度的实践,更是一个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国构建体系化民法制度的客观需要。
【沪浦东检方和知识产权局战略合作 为知识产权保护插上司法的翅膀】
据报道,近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和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推进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的专题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体系,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为浦东新区“双创”工作提供法律支撑,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强化‘行政、民事、刑事’保护的深度融合,为打造全产业、全类别、全链条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功能性平台作出检察机关应有的贡献,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浦东新区检察院杨玉俊检察长介绍说。今年7月25日,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浦东成立,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随即,浦东新区检察院在该保护中心设立“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办公点,建立健全工作信息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沟通机制和快速协作保护机制,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林本初这样说道:“破解‘九龙治水’的监管困局,实现区域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向综合、整体转变,是对标国际管理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工作的重点。”据透露,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将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的工作格局,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专利、商标、版权等“三合一”的功能融合,促进浦东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能级提升。
【《迷雾围城》遭遇版权侵权“迷雾”】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起诉完美时空(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紫晶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宁新鼎明影视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以下统称七被告)侵犯小说《迷雾围城》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七被告构成对涉案小说摄制权的侵犯,并判令七被告共同赔偿原告50万元。
不过,对于法院的这一判决,“匪我思存”并不满意。她认为,既然法院认定对方构成侵权,那么由《迷雾围城》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生若如初相见》就应该停止发行、上映等,七被告应停止侵权。据此,“匪我思存”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了上诉。与此同时,七被告坚持认为自己是在获得作者授权后进行的电视剧改编,不构成侵权,也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了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