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院,是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而设立的审判机构。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却一直没有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直到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召开。
会议表决通过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同年11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开始履行法定职责,如今已经快接近2017年的11月。3年的时间,第一批设立的三大知识产权法院各司其职,根据实际需求,各地的知识产权法庭也如雨后春笋。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直到2017年10月中旬,都有哪些地区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
小科普:法院和法庭有什么区别?
法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法庭是法院的事务类组织单元,是法院的子属级单元。论灵活性和亲民性,法庭比法院要略胜一筹。
举个例子说明,法院和法庭的关系,就类似于公安局和派出所的关系。
【2009年4月10日,珠海】
没错,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早在2009就出现了,比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早了5年。
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位于珠海市唐家镇港湾大道科技一路10号民营科技大厦院内,集中管辖珠海市全市范围内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案件。
【2016年3月2日,佛山】
全国第二家知识产权法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名为禅城区人民法院新城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一个月,也就是2016年4月1日起开始跨区域集中管辖佛山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2017年2月22日,武汉】
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是湖北省第一家跨行政区域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机构,除管辖武汉市辖区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外,还将跨区域管辖全省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2017年8月30日,合肥】
经最高人民法院、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属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跨区域管辖发生在安徽省辖区内有关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
2017年9月8日,杭州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成立,将跨行政区域管理浙江省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区域包括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负责辖区内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诉讼标的额为800万元以上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第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在内的共计5类案件的审理。
【2017年9月8日,宁波】
和杭州同一天,宁波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管辖区域包括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台州市、舟山市。负责辖区内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诉讼标的额为800万元以上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第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在内的共计5类案件的审理。
【2017年9月27日,石家庄】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负责审理高新区内的专利、著作、商标、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巡回法庭将在高新区法院设立诉讼服务窗口,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开庭审理和宣判,实行就地审理,就地宣判,实现司法为民零距离。
【2017年9月28日,福州】
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好跨区域管辖的全省范围内相关知识产权案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
【2017年9月28日,济南】
济南知识产权法庭管辖发生在济南市、淄博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滨州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济南市辖区内除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不服济南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
【2017年9月30日,青岛】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即青岛知识产权法庭。法庭将跨区域集中管辖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的有关专利等七类案件。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相关的纠纷和案件数量必然也会随之增长。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是为了更高效更快速地解决这些纠纷和案件,更好地发挥政府和法院的职责。
今年8月份之后,各个地区的法庭集中出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各区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此项工作作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部分,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成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庭。
文章来源:裕阳IP,图片来自网络